html模版上海電影節|六月的上海,與電影有關


征集106個國傢共2528部影片,展映中外電影498部、1532場,觀影人次超過42萬,這些數字是第20屆上海國際電影節的成績單。(註:第1屆上海電影節於1993年舉辦,每兩年一屆。從2001年的第5屆起改為每年舉辦一屆。)
第20屆上海國際電影節海報。
6月26日,為期10天的上海國際電影節正式落下帷幕。本屆頒獎禮已於25日舉行,多出來的這一天,影迷們可以繼續欣賞挑剔的金爵評委們精挑細選出的金爵獎影片。
回顧十天的電影節,有為看心儀電影趕場的疲憊,有論壇上觀點碰撞的聲音,有明星的光彩和幕後工作人員的辛勤。
回顧上海電影節走過的20屆,這個城市年復一年的六月,早已因為電影而變得不同。
電影人說:電影節是文化窗口和橋梁
時間倒回到1992年,上海國際電影節由上海市人民政府申請舉辦,經國務院批準,於1993年10月舉辦首屆,1994年獲國際電影制片人協會認定,成為當時全球9個A類電影節之一,由此,也圓瞭中國電影人和上海這座電影城的一個國際電影節夢。
第一屆上海電影節的執行秘書長江平還記得,當年吳貽弓導演帶領大傢創辦電影節之初,所有工作人員還領著“一塊錢一天的夥食補貼”,在與外籍人士的接洽中,“老外還以為中國幹嘛都是擺圓桌吃飯。而上海電影節從第一天開始,沒吃過一次圓桌飯。吳貽弓導演說, 隻有擺開場子看電影,沒有擺開場子吃飯。 ”
秦怡(左三)等老藝術傢們走上第20屆上海電影節開幕式紅毯。 本文現場圖片均來自@上海國際電影節微博。
上海國際電影節起步之初,老藝術傢們總是積極幫忙站臺,拉贊助,秦怡陪黃山茶廠廠長吃瞭一頓70塊錢的飯換來瞭整個電影節的禮品,謝晉找孫道臨幫忙陪外賓,孫道臨還在傢背詞兒。
“那些前輩們做瞭多少工作,他們沒因此得過獎。他們現在走瞭,給我留下財富,就是20屆上海國際電影節的輝煌,我們不該忘記他們。”江平動情地說。(註:謝晉於2008年去世,孫道臨於2007年去世。)
作為後輩們的中生代電影人,如今成為中國電影的中流砥柱,也與上海國際電影節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賈樟柯導演說,“電影節為我們中國的電影工作者創作者提供最新的資訊,我們能近距離接觸到電影發展的潮流,使我們的工作有國際化的水平和要求, 這二十多年上海國際電影節一直在提供這樣的窗口跟橋梁。”
本屆金爵獎評委曹保平(左)為獲得最佳男演員獎的黃渤(中)頒獎。
曾多次參加上海國際電影節的曹保平導演則表示,“上海電影節讓我知道瞭我自己想拍的電影是什麼樣的,並且能持之以恒。”
除瞭獲得過金爵獎最佳導演獎,曹保平還擔任過從金爵獎到創投各個單元環節的評審工作,“上海電影節這樣一個平臺對於年輕的創作者起到作用,並且這個作用某種意義上說是上海電影節的責任,對於某些創作者而言也是一個標準。在今天這樣的電影環境中,重要的是什麼?重要的不是速度和對自己而言的時間緊迫性,重要的是標準,你自己建立電影什麼樣的標準和電影什麼樣的要求,我覺得這個可能是更重要的。”
去年金爵獎最佳影片得主劉傑導演從2012年開始連續參與上海國際電影節選片的工作,“這兩年,我們的國際地位越來越強,經濟力量越來越強,電影市場越來越好,可能就會看到有更多的買傢,或者有更多的國際人士參與上海國際電影節,我們看到影片的質量也在提高。”
和上海國際電影節結緣許久的還有主持人陳辰,一晃已經主持瞭10屆電影節開閉幕式的陳辰最初因為外語基礎好,擔任雙語主持的工作,也承擔瞭一些跨文化交流的任務。
回想10年的主持經歷,陳辰說,“所有的國內外的演員和導演的發言是沒有預備稿的,並且許多來自不同國傢和地區,嘉賓們的英語都操著很濃厚的當地口音。因此在很短的時間內精準的理解和互動對我來說也是一項很大的挑戰。”
今年的上海國際電影節上,陳辰從一個電影節的主持人成瞭一個真正的“電影人”,她擔任制片人的電影《嘿瑪嘿瑪》也在“一帶一路”單元展映。“這應該是今年上半年最讓我有成就感的事情之一。一晃10年過去瞭,比起第一次初登這個舞臺的緊張,現在更多的一種全心的專註。”
上影集團總裁任仲倫在電影節論壇上發言。
在上影集團總裁任仲倫看來,“電影節是一個發動機,那麼多人在一起討論藝術產業,那麼多的話題。今年的日程像跑片一樣,每晚都有六七個 之夜 ,電影節對行業的凝聚力是很大的。”
國傢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副局長童剛初次來上影節時,是帶著黃建新的《站直瞭,別趴下》來參加展映的。“這麼多年過去,上海電影節一直 站直瞭,沒趴下 。” 童剛肯定瞭上海國際電影節的成績,“上海國際電影節伴隨著中國電影事業和電影產業一起發展,電影節成長史上也記載瞭中國電影逐漸振興的足跡。24年前辦第一屆電影節至今,每一屆都形成一條令人振奮的上升線。上海國際電影節國際影響力和電影節的專業性權威性早已與當年不可同日而語,這是成長成熟的標志。”
在充分肯定上海國際電影節的成績後,對於電影節的寄望,賈樟柯提出“最近這幾年,論壇上產業的聲音多瞭一點,它有時候會把創作的聲音壓制掉,在未來如何能夠平衡產業和創作本身,希望電影節可以有一些考慮”。
另外,老藝術傢秦怡的一番話引來全場的會心一笑,“老是在黃梅天舉行電影節覺得很麻煩。希望組織上考慮,以後不要在黃梅天舉行電影節。”
影迷說:坐在電影院裡已經很幸福瞭
如果要看電影對一座城市的影響,滿城欣欣向榮的放映和拼命看電影的影迷大概是最直觀的體現。
影迷葉智廣珍藏的第二屆上海國際電影節的票根
一年比一年放映的電影數量多,影迷們的熱情也一年高過一年。排隊購票的紀錄已經從往年的通宵升級到瞭提前36小時。
42萬觀影人次,超過1500場的放映,讓影迷們過足片癮。不同單元的放映,也滿足瞭不同影迷的需求。
在本次電影節上看瞭30部電影的餅姐,為瞭電影節專程換瞭租房地點,改租到徐傢匯,以便能夠每晚看完夜場電影後騎車回傢。
她說今年好似一場策劃已久的盛宴,放肆地推掉電影節期間的所有工作,隻為專心和電影約會。一開始的搶票並不順利,但最終幾乎所有想看的場次,餅姐都順利地在影迷群裡原價換到。
影迷餅姐展示本屆電影節觀影票根。
雖然幾乎每天都吃不好飯,觀影太多有時候會累到在電影院裡睡著,不過餅姐說,“能坐在電影院裡,就已經很幸福瞭。”
B站的“up主”竹棘sumi在“日飯圈”小有名氣,作為電影節搶票“第一方陣主力軍”代表,竹棘sumi在接受采訪時表示,這次上海之行很圓滿,她從湖州專程趕來上海看片,這是第三年。
今年竹棘sumi看瞭13場日本電影。印象深刻的是《帝一之國》《夜空總是最大密度的藍色》《春宵苦短,少女前進吧!》和《忍之國》。
影迷竹棘sumi在微博上曬票根。
“最初期待很簡單,隻要能在大銀幕上看到想看的電影就好瞭,所以看完後都很圓滿。驚喜就是不僅看到瞭電影,還意外見到瞭好幾位演員和導演。”竹棘sumi說,盡管再等些日子一些想看的電影網上大多也會出資源,不過“屏幕的大小懸殊,觀感自然天差地別”,何況還有和微博上的日飯熟人同場結束後會約見面聊天,觀影後全場歡呼鼓掌等珍貴體驗。
從事戲劇工作的喬森是個“口味刁鉆”的影迷,這些年上海電影節,他都盯著一個門類的電影買——伊朗電影,順帶再附上些其他小眾國傢的文藝片。比起那些出過DVD的大師經典,或者早晚網上會有資源的新片快遞,這些小眾國傢的電影才是他“此時不看,更待何時”的必選項,而且他想看的場次通常都不需要搶票。
今年電影節主打“一帶一路”,喬森的選擇變得更加豐富。“我自己原本計劃看瞭六部,最後看瞭十五部。印象深刻的是主競賽單元的伊朗電影《Yellow》、多元視角單元的伊朗電影《Daughter》和印度電影《Half Ticket》 。”喬森說。
影迷喬森的票根
喬森喜歡看電影裡真實的生活,“不管是伊朗還是印度的電影,他們的作品都是通過電影反映當下的生活和社會現狀。作品有深度,劇情吸引人,觀眾看瞭後有共鳴和深刻反思,而這真正是吸引和打動觀眾的地方。電影作品的創作應該是源於生活反映生活,而不是遠離生活脫離生活的。反觀我們這幾年的國產電影和電影市場,電影作品過度的娛樂化和商業化,真正好的作品很難看到瞭,即使有,也淹沒在影院院線的排片中。”
幕後工作人員說:感謝電影讓我們相遇
本屆電影節上暖聞不斷。影院、字幕組和組委會的工作人員們都竭盡全力為電影節提供優質服務。各級學校抽化糞池
在上海國際影視節中心,負責電影節所有影片的邀請和展映的工作人員始終忙碌著。為瞭讓更多觀眾有機會看上熱門影片,工作人員很早就開始做加場談判的準備。對於觀眾特別喜歡或特別想要看到的片子,他們都盡全力去溝通協調。
從收到需要加場的通知,到找電影方的人談判,必須在一兩天的時間裡產生結果。而一部電影的加場,卻需要經歷多次溝通,涉及到多個部門的密切配合。最終,《晝顏》《死侍》《低俗小說》《曼哈頓》,一部部經典的熱門片在大傢的共同努力下,增加瞭場次,滿足瞭更多滬上影迷的需要。
天山電影院在電影節期間以其優質的服務成為滬上影院界的“網紅”,還有影迷將其比喻為“電影院界的海底撈”。
據悉,今年天山電影院開設瞭兩個廳用於電影節放映,其中一個廳是演出話劇的大劇場,有規定不能帶有色飲料入場,因此天山電影院自掏腰包,自費數萬元人民幣購買瞭大量礦泉水,免費提供給在劇場廳觀影的觀眾。除此之外,考慮到空調過冷的問題,還在現場提供宜傢購買的全新毛毯。
最暖心的是,6月17日下午,影院四號廳在播放電影大師阿巴斯的紀錄片《帶我回傢》和《與阿巴斯·基亞羅斯塔米的76分15秒》時,因為設備讀取發生意外,片長16分鐘的《帶我回傢》未能正常放映。在逐個征求瞭觀眾意見之後,電影院為5位觀眾補放瞭5場阿巴斯的紀錄片,每場觀眾隻有一人。人性化和觀眾至上的服務令影迷感到溫暖。
同樣在不經意間就賣瞭萌還暖瞭心的還有電影節的字幕組。字幕操作員組成的“菊花幫”,在電影節期間要面對巨大而繁瑣的工作量,而與之成正比的是他們的工作熱情。大光明場《猜火車2》的片尾打出瞭“Choose life passion,choose SIFF”(選擇生活與熱情,選擇上海國際電影節);《春宵苦短》結束後的字幕顯示“能以這樣的方式和大傢在電影節相遇也是一種緣分吧”,也給瞭影迷會心一擊;美琪大戲院的《人生密密縫》字幕員也調皮地在影片開場前用字幕機問候瞭一句“迷妹們好”,引得全場一陣歡笑。
論壇說:中國電影市場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
金爵電影論壇是每年上海國際電影節最重要的活動之一,通過這一平臺,電影節為電影人提供瞭瞭解產業動態的最佳途徑。國內外業界資深人士就行業各領域的熱門話題和最新趨勢展開討論和對話,從電影創作、產業格局,到文化傳播、受眾分析、電影人才,再到文藝批評、數據發佈等等,無不引起業內外人士的關註。
馮小剛在論壇說“垃圾觀眾”造就“垃圾電影”,引發各界討論。每年的論壇總有幹貨,也有“爆點”。今年導演馮小剛說“垃圾觀眾”造就“垃圾電影”引發強烈討論。另外,關於資本退燒、演員片酬等被業內外迫切關心的話題都得到瞭深入的交流和討論。
本屆電影節13場金爵論壇主題豐富、視角多元,近百位嘉賓來自電影文化產業各層級、各環節、各行業。內容既有縱觀國內電影全局的“中國電影產業高峰論壇”“中國電影發展論壇”,也有聚焦電影類型的“中國類型電影思考和探索”“動畫電影中的東方文化”“IP全產業鏈開發”等,還有探討產業現狀的“中國電影產業的供給側改革之路”,提倡不忘初心的“用工匠精神打造中國電影”,以及“觀眾數據與電影制作”等主題論壇。
作為連通全亞洲乃至全世界的國際性平臺,“一帶一路電影文化圓桌論壇”“走向國際的中國青年電影人”“滬港電影合作交流論壇”等主題論壇,體現瞭上海國際電影節眼觀全局,促進不同區域電影人緊密交流的寬闊視野。
電影節創投項目現場。
國內電影市場前幾年快速增長,曾讓行業人士過分樂觀判斷“市場會越來越大”,去年的增速放緩,引起瞭業內思考。在今年的多場金爵電影論壇上,與會嘉賓都達成瞭共識,雖然數據在變化,中國電影市場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從資本大量湧入造成的影片數量激增,到如今從“重數量”向“重質量”的轉變,中國電影人的“精品意識”正在覺醒。
在現場討論中,行業人士紛紛強調影片質量第一是不變的追求,國內電影人應堅定文化自信,以“人民為中心”的文化自覺,具備“精品意識”和“工匠精神”,才能拍出既受市場歡迎,又具有高品質的好電影;放緩匆忙的腳步,才能一步一個腳印走得更遠。
市場說:上海歡迎你
與往年一樣,國際影視市場今年仍然是上海國際電影節重要的環節之一。在為期3天的時間裡,全球251傢電影機構在上海展覽中心進行電影項目產品的展示交流與合作。
今年的電影市場覆蓋瞭影視投融資、後期制作、發行、營銷、法務、遊戲等電影行業諸多環節,19191人次買傢到場參觀洽談,市場活動多達17場。
電影市場還吸引瞭來自美國、法國、荷蘭、泰國、日本、土耳其、奧地利等國傢和地區的海外展商參展。
值得一提的是本屆市場設立瞭“一帶一路”國傢主題館,超過25個國傢和地區的電影人、電影機構參與展示,泰國電影協會還組織瞭14傢影視公司參展。期間還舉辦瞭“一帶一路”國傢電影機構代表國別文化推廣、與中國電影人一對一交流等活動。
主題館通過各國文化特色和電影產業展示、電影取景地介紹以及電影拍攝優惠政策推介等多種方式,充分挖掘“一帶一路”沿線國傢的文化內涵,進行電影文化推廣,促進中外影視人以開放包容、互利共贏的姿態互動合作,並積極推動我國電影“走出去”。
作為全亞洲最重要的電影展示交流平臺之一,今年依然有大量電影新作發佈會選擇在上海國際電影節舉行。來自不同國傢的金爵獎參賽影片劇組你方唱罷我登場,分享各自的創作經驗、拍攝心得。《鮫珠傳》《父子雄兵》《岡拉梅朵》《引爆者》等影片,也借助上海國際電影節的平臺舉行發佈會或新片預熱,體現瞭上海國際電影節強大的市場號召力和影迷關註度。
自2014年《促進上海電影發展的若幹政策》發佈,三年來,上海電影產業在政策效應推動下成果顯著。2016年上海地區影院票房為30.37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瞭3.3%;2016年,上海的電影院數量和票房排名位於全國城市第一。
政策效應也紮實地推動瞭電影創作。2016年上海備案的電影共有404部,出品完成片80部,31部上海出品的影片進入院線放映,總票房達到52億,各類指標較2015年均有大幅度提升。
在政策指導下,上海影視攝制服務機構成立兩年多來,目前已在271個街道社區設立瞭相應的服務機構,為全國乃至全世界各影視攝制主體在上海取景拍攝,完成瞭1562件次咨詢協調,為有效改善影視拍攝環境起瞭重要作用。
國際電影制片人協會會長貝努瓦·基尼斯迪(Benoit Ginisty)在談到參與上海國際電影節的印象時表示,上海國際電影節極大推動瞭國際合作,和發行和融資的合作,共同推進中國電影在海外發行。通過上海國際電影節的努力,能夠有更多的中國電影在海外發行,能夠通過電影交流促進文化的合作,這也是電影本身的核心之所在。“有些城市在電影行業發展成熟之前,就開始有長遠的眼光,就開始想做、去做電影的事情,想著去做電影,我想上海就是這樣的一個城市。”

(原標題:上海電影節|六月台中化糞池清理台中市洗水塔的上海,與電影有關)



台中通水管推薦台中市抽水肥

台灣電動床工廠 電動床

台灣電動床工廠 電動床


DD7F3B3F021DB203
arrow
arrow

    diedpr8w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